影子银行、银行信贷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差异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惠好
杜小伟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银行信贷; 经济增长; VAR模型;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5.14.043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我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在监管、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同,使得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文章利用我国2003~2013年的半年度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研究表明,相对于影子银行,银行信贷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力度更强,且有更长的时间效应,但其冲击的产生有一定的时滞。同时发现对于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子银行在当期有顺周期效应,而银行信贷则有逆周期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形成机理与监管逻辑 [J].
陈鸿祥 .
国际金融, 2013, (10) :13-19
[2]   影子银行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J].
樊晓静 ;
龙建成 ;
张雄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3 (05) :88-95
[3]  
影子银行体系[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唐红娟, 2012
[4]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M]. 中信出版社 , (美) 克鲁格曼, 2009
[5]  
Shadow Banking:Scoping the Issues .2 FSB. Background Note of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