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证据认定问题研究

被引:20
|
作者
汪振林
机构
[1] 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证据; 合法性; 真实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5.13 [证据制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立法应把网络证据(电子证据)规定为一类新的证据,与原有的七种证据并列,从而解决网络证据的"合法身份"问题;非法秘密录制方式获得的网络证据不具备可采性,通过非法搜查、扣押等方式获得的网络证据,情节严重的一般不予采纳;法院在认定网络证据的真实性时,在证据契约方式、自认方式场合主要是审查这些方式的合法有效性,在鉴定方式的场合主要是审查鉴定的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58 +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诉讼证据存在形式的信息解读——兼论电子证据的性质及其归属
    熊志海
    王莉
    [J]. 重庆社会科学, 2006, (01) : 86 - 90
  • [2] 论电子证据的定位——基于中国现行证据法律的思辨
    刘品新
    [J]. 法商研究, 2002, (04) : 37 - 44
  • [3] 试论电子证据的认定[D]. 杜晓伟.中国政法大学. 2004
  • [4] 中国电子证据立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刘品新著, 2005
  • [5] 应急响应 & 计算机司法鉴定[M]. 清华大学出版社[美]KevinMandia, 2004
  • [6] 电子证据法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何家弘主编, 2002
  • [7] 证据学论坛[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何家弘主编, 2001
  • [8] 电子商务导论[M]. 中国青年出版社 , 袁文宗著, 2000
  • [9] 刑事证据学[M]. 群众出版社 , 汪建成, 2000
  • [10] 物证技术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徐立根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