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基于县域尺度的淮海经济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变
被引:8
|作者:

张振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仇方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县域尺度;
空间格局;
淮海经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淮海经济区1995、2000、2005年的县域经济发展数据和图形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对淮海经济区近10年的经济发展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了淮海经济区近十年的经济发展出现的趋势,表明淮海经济区各县域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区域内部出现了极化现象,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低发展水平县域的数量占县域总数的66%,且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区域出现了东西分化现象;区域发展核心轴线逐步形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区域内部交通干线对经济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交通网络的形成可以促进区域差异的缩小。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河南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01) : 45 - 49彭宝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覃成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 [2] 山东省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03) : 84 - 87钟桂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3] 省际边缘区的就业空间结构模式及动力机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 2006, (03) : 99 - 10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于涛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 [4] 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时空特征分析[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 (04) : 62 - 68雒海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苗长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5]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差异的空间自相关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06, (04) : 106 - 108麻永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资源系
- [6] 铁路长大干线对沿线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J]. 开发研究, 2005, (04) : 67 - 70陈有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基础产业研究中心林晓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基础产业研究中心
- [7] 沿海铁路建设与苏北鲁南地区的发展[J]. 人文地理, 2005, (02) : 13 - 16+128杨忠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陆玉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李平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8] 建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探讨[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 (01) : 46 - 49+76赵小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 [9] 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及时空特征分析[J]. 经济地理, 2004, (04) : 468 - 472+476仇方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朱传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孔令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单勇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 [10] 江苏省县域综合实力评价及区域分异特征[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6) : 65 - 69仇方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朱传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单勇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