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利益”的解释困境及其突围

被引:86
|
作者
刘连泰
机构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公共利益; 个人权利; 政府利益; 商业利益; 集团利益;
D O I
10.16346/j.cnki.37-1101/c.2006.02.021
中图分类号
D91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公共利益”的实体解释理论无法界定“不特定多数”这个概念,对“利益”的内涵也无法形成共识。“公共利益”的程序解释理论将公共利益的解释问题转化为“谁来决定公共利益”的问题,实质上将公共利益的解释问题虚化了。可能的突围方案是对公共利益的反向解释,即通过逐步清理公共利益的边界,将公共利益的“假冒形态”逐出公共利益的范围,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公共利益判断中走过多的弯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政府规则:公共利益论与部门利益论的观点与评论
    陈富良
    [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 2001, (01) : 21 - 23
  • [2] 政府利益论
    臧乃康
    [J]. 理论探讨 , 1999, (01) : 18 - 21
  • [3]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卢现祥著, 2003
  • [4] 柏拉图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古希腊)柏拉图著, 2002
  • [5]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 商务印书馆[英]边沁(Jeremy Bentham) 著, 2000
  • [6] 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M].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美)肯尼思·约瑟夫·阿罗(KennethJosephArrow)著, 2000
  • [7] 认真对待权利[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美)罗纳德·德沃金(RonaldDworkin)著, 1998
  • [8]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 暨南大学出版社 , 茅于轼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