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的制度分析

被引:2
作者
沈梅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北京
关键词
不良贷款; 产权制度; 信号传递; 社会信用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制度根源是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安排 ,政府对信贷决策的干预以及导致企业骗贷和拖欠的社会信用制度的缺失。要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的再生问题 ,就必须进行制度上的创新 ,从源头上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不对称信息、不完全契约与中国的信用制度建设 [J].
蒋海 .
财经研究, 2002, (02) :26-29
[2]   从渐进改革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J].
杨放 ;
李洪江 .
财经问题研究, 2001, (09) :46-48
[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银企关系问题与产权因素 [J].
徐联初 ;
肖晓光 .
金融研究, 2001, (08) :48-56
[4]   不完全合同与道德风险:90年代金融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J].
许国平 ;
陆磊 .
金融研究, 2001, (02) :28-41
[5]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胡冰星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6]  
信息经济学.[M].黄淳;何伟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7]  
新制度经济学.[M].(德)埃瑞克·G.菲吕博顿(EirikG.Furubotn);(德)鲁道夫·瑞切特(RudolfRichter)编;孙经纬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