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及立法价值取向的民法解析

被引:5
作者
陈树艳
机构
[1] 商丘师范学院政治学与法学系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人格权; 财产权; 立法价值取向;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11.05.037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个人信息不同于个人隐私与个人资料,使用"个人信息"进行权利定义更符合立法的目的。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既包括人格权属性也包括财产权属性,针对这一特殊之处,美国和欧盟国家在各自立法中均有所侧重并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基于我国的法律传统和法律实践,有必要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确立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价值取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理念探究——在信息保护与信息流通之间 [J].
洪海林 .
河北法学, 2007, (01) :108-113
[2]   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探析 [J].
吴寒青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 (12) :104-107
[3]   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性问题研究 [J].
梅绍祖 .
苏州大学学报, 2005, (02) :25-30
[4]  
个人信息保护前沿问题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周汉华, 2006
[5]  
个人资料保护法原理及其跨国流通法律问题研究[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齐爱民主编, 2004
[6]  
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新宝主编, 2003
[7]  
民法总则[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