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的教育异化

被引:13
作者
甘剑梅
机构
[1] 扬州大学师范学院讲师
关键词
异化; 生命异化; 价值异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在科学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异化呈现出新的本质特征,生活价值的功利追求与技术知识对学校教育的统治,使受教育者在获得教育权力的同时,却丧失了生命的自由。学校教育只有在功利关怀与生命关怀之间寻求恰当的张力才能使教育在对异化的克服中,成为一种解放人的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异化”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J].
李晓寰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 (02) :83-87
[2]   现代教育的反思——教育的走向与现代教育的反思(下) [J].
刘铁芳 .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8, (06) :16-22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0
[4]  
学会生存[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1996
[5]  
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 山西教育出版社 , 邹进 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