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秩序:历史梳理与现代构建

被引:5
作者
王晓娜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乡村治理秩序; 公民权利; 乡村主体性; 公共治理规则; 公共秩序;
D O I
10.15993/j.cnki.cn35-1198/c.2017.12.002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由"皇权不下县"时期的"政权、族权、绅权"共治,到乡村建设时期的"政权内卷化",再到今天的"乡政村治",乡村治理秩序的表现形式几经变更。当代乡村治理秩序必须朝向民主与法治的方向进行现代构建。第一,村民"变"公民,确立乡村社会的主体地位,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第二,建设民众制度化参与渠道,促进乡村组织发展,保证民众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建构一种公共治理规则,另一方面着力培育村民的公民素养,最终构建一种以公民权利和乡村主体性为基础的、依据公共规则治理的公共秩序。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公共性建构 [J].
张良 .
中国农村观察, 2016, (03) :16-26+94
[3]   权威的构成:乡村治理秩序的古与今 [J].
潘建雷 ;
李海荣 ;
王晓娜 .
社会建设, 2015, 2 (04) :26-37
[4]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研究——兼评学术界的几种观点 [J].
袁达毅 .
武陵学刊, 2015, 40 (01) :31-39
[5]   乡村治理秩序的困境与重构 [J].
熊烨 ;
凌宁 .
重庆社会科学, 2014, (06) :23-29
[6]   社会秩序含义的哲学辨析 [J].
刘希良 ;
刘仁营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3, 14 (06) :128-130
[7]   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北京市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后的情况调查 [J].
袁达毅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 (06) :1-6
[8]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M].钱穆; 著.九州出版社.2011,
[9]  
清代地方政府.[M].瞿同祖; 著.法律出版社.2011,
[10]  
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张静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