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重建过程中的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为例

被引:21
作者
文军 [1 ,2 ]
何威 [3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暨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社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
[3]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灾区重建; 社会记忆; 社会工作; 增能; 灾害社会工作;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6.02.009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1407 ;
摘要
在灾区重建过程中,社会记忆的修复和重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受灾民众尽早走出灾害阴影。运用专业社会工作增能方法对灾区社会记忆修复和重构的实质在于对社区原生和内生力量的增能。本文以上海社会工作服务队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进行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为例,探究了专业社会工作的增能方法介入灾区社会记忆修复和重构的可能性。同时通过对灾区民众个体心理、人际关系、社区组织和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的项目化服务运作的考察,分析其对灾区社会记忆修复与重构的影响,并以此进一步探讨社会工作增能服务介入灾区重建的路径及其发展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93+244 +244-245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社会记忆研究:西方脉络、中国图景与方法实践 [J].
钱力成 ;
张翮翾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6) :215-237+246
[2]   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及反思——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工整合服务为例 [J].
文军 ;
吴越菲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9) :165-181+207
[3]   社会记忆与乡村的再发现——华北侯村的调查 [J].
郑杭生 ;
张亚鹏 .
社会学评论, 2015, 3 (01) :16-23
[4]   基于接受理论的社会记忆构建 [J].
何小菁 ;
吴建华 .
图书馆学研究 , 2014, (19) :10-13
[5]   社会记忆研究的发展趋势之探讨 [J].
张俊华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51 (05) :130-141
[6]   防灾减灾与社会治理 [J].
童星 .
中州学刊, 2014, (06) :12-16
[7]   美国灾难社会学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孙中伟 ;
徐彬 .
社会学研究, 2014, 29 (02) :218-241+246
[8]   纪念空间与社会记忆 [J].
陈蕴茜 .
学术月刊, 2012, 44 (07) :134-137
[9]   人类学者为何要研究灾难 [J].
安东尼奥利弗史密斯 ;
苏珊娜M霍夫曼 ;
彭文斌 .
民族学刊, 2011, 2 (04) :1-7+91
[10]   记忆论与民俗学 [J].
王晓葵 .
民俗研究, 2011, (02) :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