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湍流模型在轴流泵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83
|
作者
张德胜
施卫东
张华
姚捷
关醒凡
机构
[1] 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轴流; 泵; 湍流模型; 误差分析; 性能预测; 网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H312 [轴流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评价不同湍流模型在轴流泵性能预测中的精度,该文以南水北调工程轴流泵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了3种湍流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standard k-ε)、重正化群k-ε湍流模型(renormalization group k-ε,RNG)和雷诺应力模型(reynolds stress model,RSM),基于SIMPLE算法(semi-implicit method for pressure-linked equations)和结构化网格,进行了轴流泵性能预测和全流场数值模拟,并以水利部天津同台测试的试验结果作为基准对预测扬程和效率进行了误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格密度对模拟结果具有较大影响,较疏的网格导致性能预测精度降低,在大流量和小流量工况下预测的扬程和效率误差将达到3%以上;在最优工况下,Standard k-ε、RNG k-ε和RSM湍流模型的扬程预测误差分别为0.97%、1.12%和1.24%,效率预测误差分别为2.93%、2.49%和2.97%,可满足工程应用要求;但在非设计工况下,由于二次回流、空化等复杂流动的存在,内部流场复杂,3种湍流模型的扬程最大预测误差范围为9.40%~14.30%,效率最大预测误差范围为4.48%~8.30%。该结论将为轴流泵性能预测的可靠性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296 +2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基于CFD的轴流泵空化特性预测
    杨正军
    王福军
    刘竹青
    张志民
    [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1, 29 (01) : 11 - 15
  • [2] 轴流泵装置三维非定常湍流流场的数值模拟
    冯卫民
    宋立
    左磊
    袁波
    [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0, 28 (06) : 531 - 536
  • [3] 轴流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李忠
    杨敏官
    [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0, 31 (11) : 1847 - 1850
  • [4] UNSTEADY FLOW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XIAL-FLOW PUMP[J]. ZHANG De-sheng,SHI Wei-dong,CHEN Bin,GUAN Xing-fan Technical and Research Center of Fluid Machinery Engineering,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China.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0(01)
  • [5]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High-efficiency Axial-flow Pump[J]. SHI Weidong, ZHANG Desheng, GUAN Xingfan, and LENG Hongfei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of Fluid Machinery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0(01)
  • [6] 轴流泵叶轮进出口流场的测量
    张德胜
    施卫东
    关醒凡
    曹卫东
    冷洪飞
    [J]. 排灌机械, 2009, (04) : 210 - 214
  • [7] 单台轴流泵模型0°安放角的数值计算分析
    陈红勋
    朱兵
    [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9, 24 (04) : 480 - 485
  • [8] 湍流模型在轴流泵性能预测中的应用与评价
    王国玉
    霍毅
    张博
    李向宾
    余志毅
    [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9, 29 (04) : 309 - 313
  • [9] 轴流泵内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实验
    黄欢明
    高红
    沈枫
    杜朝辉
    [J]. 农业机械学报, 2008, (08) : 66 - 69+148
  • [10] 湍流模型在泵站进水池漩涡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丛国辉
    王福军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6) : 31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