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重构——基于移动短视频应用“快手”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32
作者
朱靖江 [1 ,2 ]
高冬娟 [1 ]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影视人类学中心
关键词
快手; 虚拟社区; 自我认同; 反身性重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互联网技术对时间进程的压缩和空间结构的整合创造出一个多时态共存的虚拟空间,社群成员之间的交互关系由以"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扩展为不同虚拟社区"我们"与"我们"的交流互动,这一交互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人类学自我身份认同的再思考与再建构。本文以中国最大的短视频社交平台"快手"为研究对象,通过互联网田野调查方法复观虚拟社区中的文化表达与自我认同过程,揭示出以"快手"为代表的视频交互型虚拟社区在给予个体多元文化表达空间的同时,个体也经由反身性方式不断重构自我身份认同。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112 +112-1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城乡文化拼接视域下的“快手”——基于青海土族青年移动互联网实践的考察 [J].
姬广绪 .
民族研究, 2018, (04) :81-88+125
[2]   互联网的社会向度与网络社会的核心逻辑——兼论社会学如何理解互联网 [J].
张兆曙 .
学术研究, 2018, (03) :51-58
[3]   论现代与后现代民族志的客观性、主观性与反身性 [J].
马腾嶽 .
思想战线, 2016, (03) :7-14
[4]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吉登斯, 2015
[5]  
认同的力量[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 卡斯特 (Castells, 2006
[6]  
理解大众文化[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约翰·费斯克(JohnFiske)著, 2001
[7]  
The Power of Identity. Manuel Castells,Cao Rongxiang,transl. shehui kexue wenxian chubanshe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