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以贵州为例

被引:26
|
作者
马士彬 [1 ,2 ,3 ]
安裕伦 [1 ,2 ]
杨广斌 [1 ,2 ]
张勇荣 [3 ]
机构
[1]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
[3] 六盘水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科学系
关键词
喀斯特; 植被类型; NDVI; 气候变化; 人为作用;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6.07.003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SPOT-VEG NDVI数据为基础结合植被类型、气象和石漠化数据,通过NDVI变化趋势倾斜率及逐像元相关分析,分析不同植被类型NDVI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3年贵州省植被NDVI呈增加趋势,其中2000—2007年为快速增加期,变化率为0.25/10 a(r2=0.923);2008—2013年增速减缓,变化率为0.02/10 a(r2=0.381)。(2)人工植被NDVI增速最大为0.17/10 a(r2=0.813),灌丛灌草丛次之,为0.13/10 a(r2=0.85),乔木类植被(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的NDVI基本保持不变。(3)贵州省气候变化呈不显著冷干趋势,其中降水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力大于温度,植被NDVI与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均呈现不显著负相关关系。(4)人工植被与降水和气温的逐像元分析中,显著负相关比重较大,分别达到20%和15%;灌丛灌草丛的显著负相关比重也大于正相关,分别达到16%和17%;乔木类植被则相反,显著正相关比重较大,其中河谷季雨林达到48%。(5)人类活动强度较高的区域,NDVI变化与城市扩展、植树造林及石漠化治理面积有显著正相关性。由此得出,在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的区域,如城镇周边、生态治理与修复措施的实施区域,植被变化主要受人为作用制约;但当人类活动或干扰较少时,气候变化限制植被的变化趋势。所以,从宏观角度分析植被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时,必须权衡人为作用和气候变化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06 / 111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2001-2013年华北地区植被覆盖度与干旱条件的相关分析
    赵舒怡
    宫兆宁
    刘旭颖
    [J]. 地理学报, 2015, 70 (05) : 717 - 729
  • [2] 区域性气候变化对长江中下游流域植被覆盖的影响
    邓伟
    袁兴中
    刘红
    张跃伟
    李波
    [J]. 环境科学研究, 2014, 27 (09) : 1032 - 1042
  • [3] 1999—2010年中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韦振锋
    王德光
    张翀
    刘宪锋
    张晗
    [J]. 中国沙漠, 2014, 34 (06) : 1665 - 1670
  • [4] 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水土流失特征与关键问题
    熊康宁
    李晋
    龙明忠
    [J]. 地理学报, 2012, 67 (07) : 878 - 888
  • [5] 东北多年冻土区植被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和土地覆被变化的响应
    毛德华
    王宗明
    宋开山
    刘殿伟
    张柏
    张素梅
    罗玲
    张春华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02) : 283 - 292
  • [6] 基于GIS和RS的中国西北NDVI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耦合性
    王海军
    靳晓华
    李海龙
    张勃
    戴声佩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11) : 194 - 203
  • [7] 近20年来中国植被活动在增强
    方精云
    朴世龙
    贺金生
    马文红
    [J].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3, (06) : 554 - 565+578
  • [8]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
    王绍武,叶瑾琳
    [J]. 大气科学, 1995, (05) : 545 - 553
  • [9] 论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
    杨明德
    [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0, (01) : 21 - 29
  • [10]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建华[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