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整治效率评价研究——基于标杆管理和DEA模型

被引:39
作者
汪文雄 [1 ]
余利红 [2 ]
刘凌览 [1 ]
杨钢桥 [1 ]
饶中一 [1 ]
罗冰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2]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地整治; 效率; 标杆管理; 数据包络分析法; 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农地整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地整治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本文以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的22个县(市、区)农地整治为对象,收集并整理其投入和产出的数据,运用标杆管理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其效率进行评价,包括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超效率,判断其DEA有效性,提出农地整治DEA无效地区的标杆选择方法,确立出DEA有效地区为农地整治的备选标杆,运用投影分析法找出DEA无效地区与标杆间的效率差距并分析原因,进一步提出向标杆学习的持续改进方法并对改进的效果进行检查。研究表明: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农地整治的效率整体较高,其中DEA综合效率有效的地区9个,13个地区的技术效率有效,9个地区的规模效率有效,三个效率均值依次是0.912 9,0.949 5,0.962 0,且该工程模式区的西、中、东三个片区农地整治的效率均值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明显态势;农地整治DEA无效的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江夏区等5个地区单位面积投资冗余率超过了10%,武穴市等4个地区的平均建设规模的冗余率超过20%,土地纠纷减少率、田块规整变化率和水土流失治理率3个指标不足率较高,江夏区土地纠纷减少和田块规整变化不足率均最高,分别达到28.31%和15.79%。在未来的项目中,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农地整治应注意其投入规模,优化投入产出结构,提高投入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同时提高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促进综合效率的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以苗栗县泰安乡天狗农村社区为例 [J].
张远索 ;
胡红梅 ;
蔡宗翰 ;
祁媛媛 ;
张占录 .
台湾研究集刊, 2013, (04) :45-52
[2]   基于格序结构的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J].
刘瑞卿 ;
李新旺 ;
张路路 ;
石剑 ;
陈亚恒 ;
许皞 .
土壤通报, 2012, 43 (06) :1305-1310
[3]  
湖北省不同类型土地整治生态效应评价[J]. 谷晓坤.应用生态学报. 2012(08)
[4]   黑龙江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J].
黄辉玲 ;
吴次芳 ;
张守忠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6) :240-246
[5]   台湾农地重划制度及其对中国大陆的启示 [J].
刘宪法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11) :82-91
[6]   基于物元模型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 [J].
罗文斌 ;
吴次芳 ;
吴一洲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11) :1321-1326
[7]   土地整理的评价方法及应用 [J].
高明秀 ;
张芹 ;
赵庚星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10) :300-307
[8]   中部土地整理区土地整理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J].
金晓斌 ;
周寅康 ;
李学瑞 ;
徐国鑫 .
地理研究, 2011, 30 (07) :1198-1206
[9]   农村土地整理绩效评价问题——以成都市温江区项目为例 [J].
何西科 ;
杨锦绣 ;
冉彬 .
财经科学, 2011, (07) :92-99
[10]   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J].
张正峰 ;
赵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3) :295-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