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三大经济圈金融业与实体产业融合的实证研究

被引:8
作者
郭澄澄 [1 ,2 ]
张春 [2 ]
机构
[1]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
[2]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
关键词
双循环; 金融业; 实体产业; 产业融合; 产业耦合度;
D O I
10.14007/j.cnki.cjpl.2021.03.004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1201 ; 020204 ;
摘要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新形势下促进我国稳健嵌入全球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键是要通过金融业与实体产业的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国内与国际经济的循环互动。为分析金融业与实体产业融合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影响,选取经济总量占据我国半壁江山的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经济圈为样本,运用产业结构耦合分析工具,将企业高技术研发支出比率、科技产业就业人数、外商投资比重、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变量作为结构性指标,构建2009-2018年我国三大经济圈金融业与实体产业耦合度面板模型。结果表明:科技产业就业人数和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在金融业和实体产业融合中体现了较显著的正向作用,有利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企业高技术研发支出比率、外商投资比重对金融业和实体产业耦合度没有体现正向作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推进。为此,聚焦技术、市场与制度等关键要素,提出知识(技术)要素向实体产业和金融业集聚、优化产业融合的市场环境、实施差异化和一体化相结合的金融业与实体产业融合路径等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制造业服务化.[M].安筱鹏; 著.商务印书馆.2012,
[2]  
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 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s.[J].Vandermerwe Sandra;Rada Juan.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88, 4
[3]   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耦合协调度比较研究——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为例 [J].
陈景森 ;
高明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5 (06) :58-73
[4]   创新驱动阶段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与协调关系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J].
吴爱东 ;
刘东阁 .
华北金融, 2017, (06) :4-14
[5]   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J].
曾繁清 ;
叶德珠 .
经济评论, 2017, (03) :134-147
[6]   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J].
魏金义 ;
祁春节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1) :90-96
[7]   产业结构、风险特性与最优金融结构 [J].
龚强 ;
张一林 ;
林毅夫 .
经济研究, 2014, 49 (04) :4-16
[8]   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转型 [J].
王勋 ;
Anders Johansson .
经济研究, 2013, 48 (01) :54-67
[9]   国外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研究综述 [J].
刘继国 ;
李江帆 .
经济学家, 2007, (03) :1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