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村“三位一体”转型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6
作者
颜培霞 [1 ,2 ]
机构
[1]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特色村; 三位一体; 转型模式; 实现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较高发展水平、并且能够保持乡土传统的特色村,应成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想形态和重要主体,其新时期转型发展问题亟须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在界定特色村概念的基础上,从其多功能特色空间属性和一般空间属性出发,探讨了特色村形成演化的机制路径与类型划分思路,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村所经历的起伏探索、多样化发展和向高质量转型三个历史阶段。按照问题、目标、规律相结合的逻辑导向,总结提出了产业、生态、文化三位一体的特色村转型发展模式以及"三化两性"的发展方向。最后从制定差异多元的转型发展战略、深化城乡融合、挖掘乡村多功能价值、培育内生发展动力、完善空间调控体系等方面设计了相应的实现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发展模式——以武汉市为例 [J].
魏超 ;
戈大专 ;
龙花楼 ;
刘嗣明 .
经济地理, 2018, 38 (10) :211-217
[2]   乡村空间辨析 [J].
李红波 ;
胡晓亮 ;
张小林 ;
李智 ;
袁源 .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 (05) :591-600
[3]   基于行动者网络和共享经济视角的乡村民宿发展及空间重构——以深圳官湖村为例 [J].
陈燕纯 ;
杨忍 ;
王敏 .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 (05) :718-730
[4]   科学理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导向 [J].
姜长云 .
管理世界, 2018, 34 (04) :17-24
[5]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产业与家庭经营——以S市域调研为例 [J].
付伟 .
社会发展研究, 2018, 5 (01) :81-101+243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努力规避几种倾向 [J].
姜长云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1) :8-13
[8]   “苏南模式”下乡村工业用地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以常熟市为例 [J].
李红波 ;
吴江国 ;
张小林 ;
李传武 .
经济地理, 2018, 38 (01) :152-159
[9]   内生整合与外部嵌入:农村社会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J].
于水 ;
姜凯帆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6) :87-93+151
[10]   论中国农村全面转型——挑战及应对 [J].
魏后凯 ;
刘同山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7, 8 (05) :8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