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演进轨迹与展望

被引:29
作者
王双
机构
[1]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发展; 自主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模式比较与示范效应研究——以中关村、上海张江为例 [J].
王剑 ;
张天竞 ;
塔娜 .
科学管理研究, 2016, 34 (06) :17-20
[2]   定位把握、建设方略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取向 [J].
张威奕 .
改革, 2016, (11) :53-64
[3]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城融合度评价 [J].
郑宝华 ;
朱佳翔 .
统计与决策, 2016, (18) :65-68
[4]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评价——以我国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J].
熊曦 ;
魏晓 .
经济地理, 2016, 36 (01) :33-38
[5]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甄选体系设计与应用 [J].
解佳龙 ;
胡树华 .
中国软科学, 2013, (08) :67-79
[6]   我国国家高新区马太效应研究——兼议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空间布局 [J].
王松 ;
胡树华 .
中国软科学, 2011, (03) :97-105
[7]   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政策安排 [J].
辜胜阻 ;
马军伟 .
财政研究, 2010, (11)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