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公共安全的韧性社区研究

被引:127
作者
吴晓林
谢伊云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方治理研究院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韧性社区; 城市公共安全; 防灾减灾; 社区自治;
D O I
10.16240/j.cnki.1002-3976.2018.03.012
中图分类号
D631 [公安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6 ; 1402 ;
摘要
韧性社区是城市公共安全的基础单元。当前,学界对韧性社区的探讨理论视角多、学科杂,人们不易掌握其理论,也不易将其应用于实践。"韧性"的概念源于物理学领域,而后逐渐应用于社会研究领域。"韧性社区"内含物理层面的"抗逆力"、社会生态层面的"恢复力"和社区成员的"自治力"三重指向,是以社区共同行动为基础,能链接内外资源、有效抵御灾害与风险,并从有害影响中恢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动社区。构建韧性社区应识别和整合可供运用的人类因素、物理因素、社会因素,将能力培育置于重要位置,推动社区内部自我增强、社区外部城市整合的"双向构建"。我国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部分契合了韧性社区的内涵,但其仍遵循传统的以社区脆弱性为主的治理路径,对社区自组织、社区能力的关注不足,缺乏对社区进行长期动态评估的体系。今后还须着力推动韧性社区概念的本土化应用,加快制定中国本土化的韧性社区指标体系,为城市公共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国外社区韧性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J].
彭翀 ;
郭祖源 ;
彭仲仁 .
国际城市规划, 2017, 32 (04) :60-66
[2]   国外公共管理视角下韧性城市研究进展与实践探析 [J].
陈玉梅 ;
李康晨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01) :137-143
[3]   社区赋权引论 [J].
吴晓林 ;
张慧敏 .
国外理论动态, 2016, (09) :125-131
[4]   治理视野中的城市基层管理改革:问题、悖论与出路 [J].
吴晓林 ;
张慧敏 .
行政论坛, 2016, 23 (04) :25-29
[5]   防灾减灾型社区建设的国际经验 [J].
郭正阳 ;
董江爱 .
理论探索 , 2011, (04) :121-123+131
[6]  
Collaborative resilience: moving through crisis to opportunity[J] . Saleh Ahmed.Community Development . 2013 (3)
[7]  
Community Resilience: Toward an Integrated Approach[J] . Fikret Berkes,Helen Ross.Society & Natural Resources . 2013 (1)
[8]  
Resilience as a framework for urbanism and recovery[J] . Penny Allan,Martin Bryant.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2011 (2)
[9]   Community resilience to volcanic hazard consequences [J].
Paton, D ;
Millar, M ;
Johnston, D .
NATURAL HAZARDS, 2001, 24 (02) :157-169
[10]  
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J] . C S Holling.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