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失地农民收入“极化”及深层原因分析

被引:11
作者
赵翠霞 [1 ]
李岩 [2 ]
兰庆高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收入来源; 极化现象; 资源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302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济南城郊400名失地农民的入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Tob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郊失地农民家庭收入表现出明显的"极化"现象,失地前高收入者年收入均值是低收入者的1.7倍,而失地后是16倍,导致"贫者更贫,富者更富";通过分析高、低收入组城郊失地农民的收入来源发现,收入来源不同是导致"极化"现象的直接原因,高收入者的非农生产经营和财产性收入占比显著高于低收入者;通过对收入占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是导致失地农民或贫或富的深层原因,表现出明显的"资源效应"。因此,需优化土地补偿和扶持政策,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合理利用农户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综述 [J].
黄建伟 .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 (06) :89-95
[2]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研究 [J].
黄建伟 ;
刘典文 ;
喻洁 .
农村经济, 2009, (10) :104-107
[3]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J].
刘猛 ;
袁斌 ;
贾丽静 ;
申俊利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01) :30-36
[4]   对中国城中村发展问题的再思考——基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角度 [J].
成得礼 .
城市发展研究, 2008, (03) :68-79
[5]   失地农民创业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J].
李祥兴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1) :66-69
[6]   我国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实证分析——兼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J].
杨灿明 ;
郭慧芳 ;
孙群力 .
财贸经济, 2007, (02) :74-78+129
[7]   从生存到发展——论我国失地农民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 [J].
郑风田 ;
孙谨 .
经济学家, 2006, (01) :54-61
[8]   现有失地农民安置方式的比较分析 [J].
潘科 ;
朱玉碧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62-65
[9]   试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J].
宋青锋 ;
左尔钊 ;
不详 .
农村经济 , 2005, (05) :77-79
[10]   征地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J].
吴刚 .
国土资源, 2002, (05)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