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媒介性的生成性:作为世界的媒介

被引:38
作者
胡翼青 [1 ,2 ]
谌知翼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
[2]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生成性; 媒介性; 媒介本体论; 延伸;
D O I
10.16057/j.cnki.31-1171/g2.2022.10.006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关于媒介性的讨论已经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媒介具有强大的行动力。这就需要讨论,媒介以何种方式达成这种行动力。对此,麦克卢汉暗示,人在被技术延伸的同时也将技术转化为媒介;西蒙东看到了技术系统使系统内的技术物互为媒介;基特勒则反转了麦克卢汉的命题,指出技术将人转化为媒介。这三个观点同时指向了媒介的生成性:媒介的生成性体现为媒介将一切人与物都转化为媒介。在这个意义上讲,媒介本身就是世界。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人是媒介的延伸 [J].
胡翼青 .
新闻与写作, 2022, (09) :1-1
[2]   延伸:麦克卢汉的“身体”——重新理解媒介 [J].
黄旦 .
新闻记者, 2022, (02) :3-13
[3]   “码之城”:人与技术机器系统的共创生 [J].
孙玮 ;
李梦颖 .
探索与争鸣, 2021, (08) :121-129+179+2
[4]  
传播媒介史绪论.[J].弗里德里希·A.基特勒;黄淑贞;.文化研究.2013, 01
[5]   走向媒介本体论 [J].
弗里德里希基特勒 ;
胡菊兰 .
江西社会科学, 2010, (04) :249-254
[6]  
纠缠小史.[M].伊恩·霍德.文汇出版社.2022,
[7]  
混沌互渗.[M].菲利克斯·加塔利.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
[8]  
奇云.[M].约翰·杜海姆·彼得斯.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9]  
.[M].许煜.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10]  
基特勒论媒介.[M].杰弗里·温斯洛普-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