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如何形成:基于社会网络的分析

被引:24
|
作者
周晔馨 [1 ]
涂勤 [1 ]
梁斌 [2 ]
叶静怡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2]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资本; 社会网络; 资本形成;
D O I
10.19985/j.cnki.cassjwe.2019.02.009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微观社会资本"源头"逐渐成为研究前沿的背景下,对中国转型期农民工社会资本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更显重要。本文结合个人社会网络的主要特征,构建了农民工社会资本的动态投资模型。理论模型的结果显示,个人人力资本水平对社会资本流量和存量均有正向影响;迁移概率和社区专用性则对社会资本流量和存量有负向影响。基于北京市农民工调查数据和工具变量的经验分析基本支持模型结论,但不同因素对以"质"或"量"度量的社会资本,以及对新增社会资本存量或流量影响的显著性有所不同。本文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制订促进农民工社会资本形成的政策提供了较为稳健的理论框架和经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92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