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博弈及路径创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范式

被引:10
作者
韩鹏云
刘祖云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利益相关者; 利益博弈; 路径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税费改革前后两个历史阶段,并发生了重大变迁。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角度来看,这些变迁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农民等三方利益主体在需求决策、财政筹资、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利益博弈的结果,在当前的制度情景下,进一步走向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同治理和利益均衡是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杨瑞龙,周业安著, 2000
[2]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温铁军著, 2000
[3]   农村公共产品的项目式供给: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 [J].
刘建平 ;
刘文高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01) :52-55
[6]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反思:问题、困境及出路附视频 [J].
郑风田 .
湖南农业科学, 2011, (02) :1-7
[7]   从网络嵌入性到制度嵌入性——新经济社会学制度研究前沿 [J].
甄志宏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6, (03) :97-100
[8]   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 [J].
贺雪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1) :5-7
[10]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 [J].
贾生华 ;
陈宏辉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2, (05)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