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社会,法律变革的飞跃:从压制迈向回应——评《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

被引:35
作者
李晗
机构
[1]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 伯克利学派; 法社会学; 回应型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052 [法律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伯克利学派主张法律需要重视规范、国家制度、政策和立法价值的研究,学派代表赛尔兹尼克和诺内特在合著著作《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一书中将伯克利学派的理论纲领和方法论充分说明,利用"伯克利观察法"创造性提出"回应型"法的法律发展范式,进一步对法律进行分类,透过"压制型法——自治型法——回应型法"的路径进行法社会学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寻找法律发展适应社会的出路。"回应型"法的发展范式也为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以人为本逻辑 [J].
杜宴林 .
当代法学, 2008, (S1) :15-32
[2]   边缘法学的分支学科及其发展 [J].
李振宇 .
当代法学, 2003, (02) :7-10
[3]  
从边缘到中心:20世纪美国的“法与社会”研究运动[J]. 季卫东.北大法律评论. 1999(02)
[4]  
现代法中的实质要素和反思要素[J]. 图依布纳,矫波.北大法律评论. 1999(02)
[5]  
法律社会学;非正当性的支配[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德) 韦伯 (Weber, 2011
[6]  
法律社会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李〓编, 1999
[7]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 中国政法大学社[美]昂格尔(Roberto,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