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下水库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

被引:270
作者
顾大钊
机构
[1]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发展部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水库; 西部地区; 煤炭现代开采; 地下水保护利用;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4.1661
中图分类号
TD82-9 [煤矿开采作业管理]; TV623 [];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081504 ;
摘要
针对我国西部(晋陕蒙宁甘)地区富煤缺水,且蒸发量是降雨量的6倍左右的条件,以及西部煤炭规模化开采产生的裂隙场,破坏了原有的地下水系统,产生大量矿井水,为保障煤矿安全,解决将大量矿井水外排地表蒸发损失的问题,提出了"导储用"为核心的煤矿地下水库地下水保护利用理念,研究开发了涵盖煤矿地下水库设计、建设和运行的技术体系,包括水源预测、水库选址、库容设计、坝体构建、安全运行和水质保障等六大关键技术,并在神东矿区成功建设了示范工程,累计建成32座煤矿地下水库,为矿区提供了95%以上用水,且实现了长期低成本安全稳定运行。工程实践表明,煤矿地下水库是充分利用地下自然空间和自然力储存和净化矿井水的安全、低成本、规模化的储水技术,为西部地区煤炭开采地下水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M].谢克昌.科学出版社.2014,
[2]  
中国煤炭科学产能.[M].谢和平; 王金华; 著.煤炭工业出版社.2014,
[3]  
干旱半干旱矿区保水采煤方法与实践.[M].缪协兴; 等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4]   能源“金三角”煤炭现代开采水资源及地表生态保护技术 [J].
顾大钊 .
中国工程科学, 2013, 15 (04) :102-107
[5]   西部矿区现代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赋存环境的影响 [J].
顾大钊 ;
张建民 .
煤炭科学技术, 2012, 40 (12) :114-117
[6]   薄基岩厚风积沙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 [J].
王连国 ;
王占盛 ;
黄继辉 ;
周冬磊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2, 29 (05) :607-612
[7]   综采导水裂隙带多因素影响指标研究与高度预计 [J].
胡小娟 ;
李文平 ;
曹丁涛 ;
刘满才 .
煤炭学报, 2012, 37 (04) :613-620
[8]   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 [J].
许家林 ;
朱卫兵 ;
王晓振 .
煤炭学报, 2012, 37 (05) :762-769
[9]   浅埋煤层覆岩隔水性与保水开采分类 [J].
黄庆享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2) (S2) :3622-3627
[10]   煤炭的科学开采 [J].
钱鸣高 .
煤炭学报, 2010, 35 (04) :52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