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风险评价等级模型探讨

被引:31
作者
黄民生 [1 ]
黄呈橙 [2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
洪灾风险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 层次分析法; 特尔菲法; 福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采用特尔菲法,选择4个一级因子和14个二级因子,建立洪灾风险评价等级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对同一层元素相对重要性比较,决定各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福建省67个县(市)分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度风险区、低风险区4个等级。评价结果可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福建统计年鉴.[M].福建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编;郭华生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理论.[M].魏一鸣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
[3]  
定量分析方法.[M].谭跃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莆田市志.[M].黄金恳主编;莆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2001,
[5]  
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贺仲雄 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6]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BPR风险评价 [J].
杨中华 ;
张志清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12-15
[7]   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系统理论 [J].
魏一鸣 ;
范英 ;
金菊良 .
管理科学学报, 2001, (02) :7-11+44
[8]   区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J].
樊运晓 ;
罗云 ;
陈庆寿 .
灾害学, 2001, (01) :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