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德性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意义
被引:2
作者
:
王鹏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处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处
王鹏飞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娟
[
2
]
机构
:
[1]
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处
[2]
金陵科技学院思政部
来源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年
/ 12卷
/ 06期
关键词
:
德性;
动物性;
理性;
理性主义;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B82-02 [伦理学的哲学基础];
学科分类号
:
01 ;
0101 ;
摘要
:
动物没有道德,但这并不能否定德性是以人的生命形式为基础。人从不会使用语言、无法进行概念推理的婴儿成长为成熟的实践推理者,离不开人的生物学基础;成熟的实践推理者在道德推理中要保持人的同一性,也离不开人的动物性身体。承认德性的生物学基础,才有可能厘清德性与理性的关系,并走出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431 / 4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论罗尔斯政治哲学中的“正当优先性”
[J].
虞新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系
虞新胜
.
天津社会科学,
2007,
(06)
:35
-37
[2]
现代性与大屠杀.[M].(英)鲍曼(ZygmuntBauman)著;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2002,
←
1
→
共 2 条
[1]
论罗尔斯政治哲学中的“正当优先性”
[J].
虞新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哲学系
虞新胜
.
天津社会科学,
2007,
(06)
:35
-37
[2]
现代性与大屠杀.[M].(英)鲍曼(ZygmuntBauman)著;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200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