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民主参与

被引:12
作者
陶文昭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信息时代; 民主参与; 商议民主; 公民社会; 社会资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523 [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当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显示出种种不足,如公民的政治冷漠和官僚的威权治理等。这引起了学者的担忧和批判。并纷纷探索新的民主形式。巴伯等提出的民主参与,以强势民主改变弱势民主。有效的民主参与,需要适宜的外在和内在条件。当代民主参与的缺失,在于存在着诸多的内外障碍,尤其是公民社会的缩减、公共领域的衰退、社会资本的下降。信息技术具有发育公民社会、重构公共领域和提升社会资本的潜力,是民主参与的新的有效工具。当然,信息技术的这种潜力目前发挥得还很少,还需要对许多具体的体制进行完善。关于信息技术对民主发展的影响,既有浪漫的直接民主的乌托邦观点,也有悲观的专制主义的恶托邦看法。但是,乌托邦难以实现,恶托邦则是倒退。民主参与则是信息时代比较现实的选择,能够促使民主朝着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方向逐渐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协商民主.[M].陈家刚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4,
[2]  
网络社会的崛起.[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著;高〓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
[4]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u) 著;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1980,
[5]   美国市民社会与政治民主的关系初探 [J].
金灿荣 .
美国研究, 2001, (01) :56-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