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6 条
我国五大粮食主产区农业干旱态势综合研究
被引:35
|作者:

康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
关键词:
农业干旱;
作物干燥度;
作物干旱综合指数;
粮食主产区;
D O I:
10.13930/j.cnki.cjea.131227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受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干旱灾害加剧,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对农业干旱态势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有助于清楚地掌握我国农业受旱程度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差异。为评价我国五大粮食主产区农业干旱综合态势,本文提出了"作物干旱综合指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根据全国1982—2011年的日值气象数据及主要农作物分布数据,首先计算了不同作物水分敏感期的作物干燥度,进而采用面积加权综合法计算作物干旱综合指数,分别分析了各粮食主产区的作物受旱情况和综合农业干旱态势。结果表明: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农业干旱综合态势较为严峻,且三江平原的春小麦以及松嫩平原春小麦、玉米、水稻的受旱程度均不容忽视。黄淮海平原农业干旱态势为5区中最严重,特别是冬小麦旱情最重,一季稻及玉米以轻度和中度旱情为主。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农业干旱综合态势以轻度干旱为主,冬小麦、早稻和晚稻种植区均呈现不同程度旱情,以中度及其以下为主,晚稻受旱较为明显。四川盆地农业综合旱情为5区中最轻,各作物中一季稻和玉米旱情较轻,而冬小麦种植区旱情相对比较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928 / 9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 [1] 河北省冬小麦生产干旱风险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30 (06) : 232 - 237康西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李春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代立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2] 基于EPIC模型的中国典型小麦干旱致灾风险评价[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30 (05) : 210 - 215王志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 民政部灾害评估与风险防范重点实验室 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何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灾害研究中心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廖永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 民政部灾害评估与风险防范重点实验室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卫星减灾应用中心
- [3] 基于SPI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1961—2009年东北地区5—9月干旱趋势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 (03) : 90 - 95马建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许吟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潘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 [4] 基于降水距平的黄淮平原夏玉米干旱评估指标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03) : 252 - 256李树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刘荣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马志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5] 60年来中国农业干旱时空演替规律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6 (04) : 111 - 11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长江中下游五省抗旱减灾对策初步探讨[J]. 中国水利, 2011, (13) : 31 - 34张海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巴渝水利规划院 重庆市巴渝水利规划院屈艳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重庆市巴渝水利规划院
- [7] 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及预测预警研究进展[J]. 水利经济, 2011, 29 (02) : 12 - 17+7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曹永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黄淮海平原及其附近地区干旱时空动态格局分析——基于标准化降雨指数[J]. 资源科学, 2011, 33 (03) : 468 - 476赵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吕爱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变化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0, 29 (06) : 1587 - 1593王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蔡晓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
- [10] 气候变化下黄淮海平原的干旱趋势分析[J]. 水电能源科学, 2010, 28 (11) : 12 - 14+11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陆桂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海大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吴志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海大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河海大学水问题研究所 河海大学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