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现代性——晚期胡塞尔科学之思解读

被引:1
作者
孙亮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院
关键词
现代性; 胡塞尔; 科学; 自然数学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516 [德国哲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晚期胡塞尔切入现代性批判的问题之一,是对现代性根源——科学技术进行了反思。他对科学批判主要有三个方面:1.残缺不全实证主义科学观,导致了欧洲文化危机。2“.技术化”抽空的自然科学,远离日常生活世界。3.物理主义的客观主义成为现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以“先验意识关联项”试图解决认识论之谜。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现代性理论.[M].(匈)阿格尼丝·赫勒著;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
[2]  
笛卡尔式的沉思.[M].(德)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Husserl)著;张廷国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3]  
经验与判断.[M].(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邓晓芒;张廷国译;.三联书店.1999,
[4]  
现象学运动.[M].(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HebertSpiegelberg)著;王炳文;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1995,
[5]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德)胡塞尔(Hussrl;E.)著;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6]  
西方哲学史.[M].(英)罗素(BertrandRussell)著;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