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风险治理:背景、理念及展望

被引:21
作者
董海军
机构
[1]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环境管理; 环境风险治理; 环境大数据; 环境智慧治理; 环境风险感知; 政府环境决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当今环境风险呈现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传统环境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期盼,存在着治理主体间信任缺失、风险沟通机制不够健全、政府主导惯性仍然存在等问题。随着"互联网+"其他行业的践行,"互联网+"环境风险治理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利用互联网技术治理环境风险需具备五大理念,即绿色意识、平台思维、迭代观念、群众路线思想和细微服务理念。同时,要求治理主体突破"互联网+"环境风险治理困境,完善环境风险治理顶层设计,通过贯彻"互联网+"环境风险治理思维,进一步提高公众环境风险感知度以及环境决策科学性和准确性,最终实现环境治理模式转型发展,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智慧治理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6+112 +11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地方政府税收竞争、环境治理与雾霾污染 [J].
上官绪明 ;
葛斌华 .
当代财经, 2019, (05) :27-36
[2]   财政压力会降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吗——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J].
包国宪 ;
关斌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 (04) :38-48
[3]   环境风险感知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J].
王丹丹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 21 (02) :95-100
[4]   中国环境风险治理转型:动力机制与推进策略 [J].
郑石明 ;
吴桃龙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9 (01) :11-21
[6]   加强基层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对策探讨 [J].
马文亮 ;
靳雪城 ;
李霞 .
甘肃科技, 2018, 34 (09) :4-5+28
[8]   媒介使用与中国公众的亲环境行为:环境知识与环境风险感知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J].
周全 ;
汤书昆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5) :80-94
[9]  
新媒体传播中环境风险的话语权争议、权力运作和治理路径——以上海金山化工区规划环评事件为案例[J]. 屠骏.新媒体与社会. 2017(02)
[10]   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的环境治理流变 [J].
董海军 ;
郭岩升 .
学习与探索, 2017, (07) :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