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景观格局研究

被引:4
作者
廖芳均 [1 ]
陈志明 [2 ]
刘宗君 [2 ]
谢勇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功能区; 广东南岭;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5.09.020
中图分类号
S759.9 [自然保护区];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小班数据以及1988、1999和2009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e Cogntion、Arc GIS和IDRISI软件,对保护区各功能区20年间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各功能区景观以森林为主,其中实验区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约为77%,缓冲区常绿阔叶林约为56%,核心区则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约为78%;2)各功能区景观类型斑块面积呈波动趋势,斑块数量、边缘密度和斑块密度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随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3)各功能区森林景观类型之间转化频繁,非森林景观类型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变化明显增加;4)各功能区景观类型最大斑块指数呈波动趋势,景观结构随时间变化更加丰富和复杂;5)研究期间各功能区景观连通性增强,景观多样性基本维持稳定水平,有效维护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0+138 +1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A land use change model: Integrating landscape pattern indexes and Markov-CA.[J].Xin Yang;Xin-Qi Zheng;Rui Chen.Ecological Modelling.2014,
[2]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in Atlantic Forest landscapes.[J].Paula K. Lira;Leandro R. Tambosi;Robert M. Ewers;Jean Paul Metzger.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12,
[3]  
Changing landscapes; changing disciplines: seeking to understand interdisciplinarity in landscape ecological change research.[J].Laura Musacchio;Esra Ozdenerol;Margaret Bryant;Tom Evans.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 4
[4]  
景观格局空间分析技术及应用.[M].郑新奇; 付梅臣;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
[5]  
景观生态学.[M].刘茂松;张明娟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  
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M].庞雄飞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7]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傅伯杰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
[8]  
景观生态学.[M].邬建国[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   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研究 [J].
施清华 .
安徽农学通报, 2014, 20 (14) :83-85
[10]   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斑块对构建研究 [J].
袁晓红 ;
李际平 ;
赵春燕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 34 (07)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