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
被引:2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能幸
机构
:
[1]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来源
:
社会科学家
|
2011年
/ 10期
关键词
:
西部;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适宜性评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
020202 ;
摘要
:
文章针对我国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根据民俗学、经济学、旅游学等理论建立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由专家对指标进行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4个层次构成,A层为目标层,B层为评价综合层,包括开发潜力、开发条件、利益相关者因素、开发效益4个指标,C层为评价项目层,由11个指标构成,D层为评价因子层,有33个指标构成。结果表明,开发潜力在评价的综合层中系数最大,开发条件次之,利益相关者因素和开发效益占的比重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浅谈政府在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中的引导作用——以黔东南州施洞姊妹节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宝玲
.
大众文艺,
2010,
(05)
:195
-196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评估
[J].
董晓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
董晓萍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43
-49
[3]
预测决策理论与方法[M]. -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傅毓维, 2003
←
1
→
共 3 条
[1]
浅谈政府在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中的引导作用——以黔东南州施洞姊妹节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宝玲
.
大众文艺,
2010,
(05)
:195
-196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评估
[J].
董晓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
董晓萍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43
-49
[3]
预测决策理论与方法[M]. -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傅毓维, 20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