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转向

被引:38
作者
汪民安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物自体; 物; 准客体; 关系主义; 思辨实在论;
D O I
10.15894/j.cnki.cn11-3040/a.2015.03.017
中图分类号
B02 [辩证唯物主义];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对物的讨论成为当前西方哲学界和批评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所谓康德哲学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意味着哲学将讨论的重心转移到主体身上。客体的知识是由主体所赋予的。哲学对主体的突出,就导致了海德格尔所说的人类中心主义,其直接后果是人和物越来越尖锐的对抗。为了克服这种主体中心主义原则,海德格尔后期提出了天地人神共存嬉戏的观点,而它们正是在物中统一起来的。受海德格尔的影响,拉图尔提出了准客体概念,在他看来,现代社会的各种分离要素也正是统一在这个准客体中而发生总体性关系的。但是,最新的思辨实在论潮流则反对这种关系论,他们意图将物独立出来,认为物可以脱离主体而存在,认为物有自己的本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纯粹理性批判.[M].(德)伊曼努尔·康德著;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纯粹理性批判.[M].(德) 康德; 著.人民出版社.2003,
[3]  
海德格尔选集.[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4]  
偶像的黄昏.[M].(德)F.W.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che)著;周国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