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与生活方式调查及分层护理模式构想

被引:54
|
作者
陈蕾 [1 ]
李曼 [2 ]
李文霞 [3 ]
李维 [4 ]
刘冰 [5 ]
机构
[1] 辽宁医学院研究生院
[2] 湖北省十堰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3]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供应室
[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肾病内科
[5] 湖北医药学院卫生管理与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 生活方式; 分层护理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3.2 [社区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为发展老年人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3—4月采用方便抽样、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方法对社区500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躯体疾病及生活方式,并对两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的老年人年龄60~94岁,平均(68.8±6.9)岁,年龄为60~69岁者296例(59.2%)。患慢性病者333例,患病率为66.6%;患病率较高的6种慢性病为高血压(43.0%,215/500)、心脏病(23.6%,118/500)、偏头痛(16.8%,84/500)、高胆固醇血症(15.8%,79/500)、慢性支气管炎(14.4%,72/500)、糖尿病(12.6%,63/500),6种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539,P=0.000)。吸烟与高血压、心脏病和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有关,饮酒与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食用大蒜与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有关,食盐口味与高血压、心脏病患病率有关,独居与心脏病患病率有关,爱看电视与心脏病、偏头痛患病率有关,经常下棋与高血压患病率有关,经常体育锻炼与偏头痛患病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影响患慢性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820,95%CI(1.378,5.774),P=0.005〕、饮酒〔OR=2.606,95%CI(1.266,5.363),P=0.009〕、经常下棋〔OR=0.402,95%CI(0.207,0.782),P=0.007〕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吸烟、饮酒是患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经常下棋是其保护因素。结合研究结果,构想慢性病社区分层护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012 / 1015+1029 +10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乡村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李君
    李浩雯
    胡俊斌
    姚启龙
    王德良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31) : 3665 - 3667
  • [2] 上海某社区老年人健康质量评价及相关政策研究
    沈慧青
    鲍勇
    [J].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 (08) : 1274 - 1276
  • [3] 西安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李建霞
    画妍
    化前珍
    王晶
    许倩文
    杨红旗
    邓新
    锁军丽
    商倩倩
    [J]. 护理研究, 2012, 26 (09) : 804 - 805
  • [4] 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服务体会
    秦红
    赵鹏
    任静
    [J].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 (01) : 154 - 155
  • [5] 老年人慢性病影响因素的健康生态学模型解释
    范涛
    曹乾
    蒋露露
    许珍子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01) : 33 - 36+40
  • [6]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与生命质量关系
    贾丽娜
    袁平
    庄海林
    王小燕
    林欲静
    陈越
    [J]. 中国公共卫生 , 2011, (11) : 1361 - 1364
  • [7] 运用支持小组模式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的探索
    张雪茹
    黄丽婵
    朱金萍
    潘桂琼
    [J]. 社区医学杂志, 2011, 9 (02) : 65 - 66
  • [8]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
    郝晓宁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25) : 2850 - 2852
  • [9] 老年人慢性病378例调查及老年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刘勤
    周少波
    齐玉龙
    [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14) : 2228 - 2230+2233
  • [10] 620名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陈兆杰
    佟丽芳
    金亚香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29 (16) : 2107 - 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