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舒适圈”及其破茧——兼论ChatGPT的算法内容

被引:33
作者
张爱军 [1 ]
贾璐 [2 ]
机构
[1]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西北政法大学
关键词
算法; 信息茧房; 舒适圈; 破茧; ChatGPT;
D O I
10.13903/j.cnki.cn51-1575/d.20230220.001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算法并不是单一、静态的,而是动态、优化中的应用,其作为大数据、云计算的结合体,属于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与智能化的产物。算法推荐系统所产生的“舒适圈”一方面将受众潜在的惰性与人性真实地展现在社会公共层面,另一方面它也顺应了时代潮流,为经济发展的科技转型提供可选择进路。而算法技术借助被人类所信赖的数据信息进一步与人类的生活和工作融合、互通,并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状态下将算法推荐信息嵌入人类的选择偏好中,并通过迎合受众喜好来建构可以束缚受众思维的“舒适圈”,对受众的社会共识、价值选择、认知建构产生影响。算法技术是不断发展着的应用型科学,如ChatGPT的出现。然而新算法体系的出现必将会对受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冲击,因此,只有通过创建公开且透明的算法体制、遵循客观且简洁的推荐准则、打造开放且和谐的算法平台以及培养受众理性而独立的判断思维来削弱算法“舒适圈”对受众的消极影响,促使算法工具成为受众自我发展与认知世界的物质性介质。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3+124 +12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算法时代“信息茧房”生成机制研究 [J].
张省 ;
蔡永涛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2023, (04) :67-73
[2]   数据、算力和算法:智能传播的多维特征、问题表征及应对 [J].
兰帅辉 ;
尹素伟 .
当代传播, 2022, (05) :93-96+101
[3]   算法偏见概念、哲理基础与后果的系统回顾 [J].
贾诗威 ;
闫慧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22, 48 (06) :57-76
[4]   社会和技术属性与算法偏向 [J].
陈昌凤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2, (17) :96-101
[5]   算法安全:伪舆论的隐形机制与风险治理 [J].
许加彪 ;
王军峰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2, 44 (08) :138-146
[6]   公共信息接触、政治效能和公共参与的“良性循环” [J].
钟智锦 ;
廖小欧 .
新闻大学, 2022, (08) :78-91+124
[7]   社会性的算法与传播价值观 [J].
陈昌凤 .
青年记者, 2022, (15) :4-4
[8]   局限及其规避:智能算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运用 [J].
王华华 ;
王永益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43 (02) :28-36+182
[9]   算法治理的技术迷思与行动选择 [J].
邱泽奇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2, (10) :29-43
[10]   圈层的背后:网络信息传播的“巴尔干化”分析 [J].
张洪忠 ;
斗维红 ;
张尔坤 .
编辑之友, 2022, (05) :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