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人口贫困问题的多角度分析——以新疆为例

被引:7
作者
敬莉
机构
[1]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人口; 贫困; 成因; 对策和机制;
D O I
10.19374/j.cnki.14-1145/f.2008.03.023
中图分类号
F127.8 [少数民族经济];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3 ;
摘要
新疆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大多分布在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多,而且贫困程度深,治理难度较大,给新疆乃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的落实,关系到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意义重大。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贫困的成因,既有区域发展的客观条件造成,也有人文因素的影响。反贫困需要建立长效的对策和机制,一是要注重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群众汉语言能力;二是制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扶贫政策,增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能力;三是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市场竞争的能力;四是组织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在地区间的合理有序流动,走劳务输出脱贫的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3+103 +10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J].
郑长德 .
人口与经济, 2003, (01) :7-11
[2]  
21世纪新疆贫困地区发展论[M]. 新疆大学出版社 , 宋岭主编, 2004
[3]   用人口学理论探析“三农”问题 [J].
敬莉 .
西北人口, 2006, (02) :45-48
[4]   新疆贫困地区科技扶贫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J].
明拥军 ;
陈彤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01) :40-43
[5]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贫困原因及其政策启示 [J].
童玉芬 ;
王海霞 .
人口与经济, 2006, (01) :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