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同城化发展的热岛效应研究

被引:11
作者
陈世莉 [1 ,2 ]
李郇 [1 ,2 ]
赖安琪 [3 ]
樊琦 [3 ]
王雪梅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
[3]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关键词
热岛效应; WRF模式; 夜间灯光数据; 广佛同城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在新常态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下,同城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由此导致的热岛效应影响不断凸显。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是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和人们活动等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以广佛同城区域为例,采用2000年和2010年珠三角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利用WRF(Weather&Research Forecasting Model)气象数值模式,分析广佛同城化加速发展带来的热岛效应强度变化。同时,应用连续变化的灯光数据提取2000-2010年间广佛的建成区变化,从个人口密度、户籍数及工业生产总值等角度出发,对广佛同城化区域热岛强度的湿度变化进行相关性和二元回归分析,研究同城化过程中对热岛效应产生的决定性影响。研究表明,广佛交界处的荔湾、南海、白云、三水、番禺、顺德等地区的气温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月平均相对湿度明显低于其他地区,形成大范围的城市热岛和城市干岛。研究还发现,随着建成区面积的增加,热岛强度增强;人口增长及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与广佛同城化区域热岛强度的相关系数超过0.68。总体而言,广佛同城化发展带来人类活动的加强与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对热岛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20 / 73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中国区域的校正及应用 [J].
曹子阳 ;
吴志峰 ;
匡耀求 ;
黄宁生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 17 (09) :1092-1102
[2]   珠三角城市化对大气边界层特征影响的数值模拟 [J].
洪莹莹 ;
刘一鸣 ;
张舒婷 ;
范绍佳 ;
樊琦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4 (01) :116-123+129
[3]   对我国同城化规划实施的思考——以《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为例 [J].
魏宗财 ;
陈婷婷 ;
甄峰 ;
王波 .
城市规划学刊, 2014, (02) :80-86
[4]   广州市城市扩展及其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J].
樊亚鹏 ;
徐涵秋 ;
李乐 ;
张好 .
遥感信息, 2014, 29 (01) :23-29
[5]   关于区域同城化的研究综述 [J].
曾群华 .
城市观察, 2013, (06) :85-95
[6]   WRF耦合城市冠层模式对珠三角城市群天气模拟影响的评估 [J].
张艳霞 ;
蒙伟光 ;
戴光丰 ;
蒋德海 .
热带气象学报, 2013, 29 (06) :935-946
[7]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机理及其作用规律——以上海市为例 [J].
彭保发 ;
石忆邵 ;
王贺封 ;
王亚力 .
地理学报, 2013, 68 (11) :1461-1471
[8]   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寿亦萱 ;
张大林 .
气象学报, 2012, 70 (03) :338-353
[9]   夏季长三角城市群热岛效应及其对大气边界层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 [J].
张璐 ;
杨修群 ;
汤剑平 ;
房佳蓓 ;
孙旭光 .
气象科学, 2011, 31 (04) :431-440
[10]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建成区提取方法评价与应用 [J].
舒松 ;
余柏蒗 ;
吴健平 ;
刘红星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 26 (02) :16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