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煤炭分布式清洁转化利用

被引:6
作者
史翊翔 [1 ]
高峰 [2 ]
蔡宁生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煤炭; 分布式供能; 洁净煤技术;
D O I
10.13202/j.cnki.cer.2015.10.003
中图分类号
F426.21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煤炭的高效转化与清洁利用已经成为目前中国能源工业的首要挑战。在能源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引入分布式能源的概念,采用分布式供能与集中式供能相结合的方式,有望进一步优化我国能源供给结构,实现智能化、个性化的热—电—冷—气协同供给,提高能量供给效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我国能源工业将在继续以煤为本的基础上,走上煤炭分布式清洁高效的道路:以洁净煤技术为基础,依托先进分布式煤气化装置,结合微型燃气轮机、先进燃料电池、高效制冷设备组成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将成为我国分布式能源研究、应用推广领域的重要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24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 [J].
董朝阳 ;
赵俊华 ;
文福拴 ;
薛禹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5) :1-11
[2]   我国空气污染物人为源排放清单对比 [J].
杨文夷 ;
李杰 ;
朱莉莉 ;
王自发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7) :703-711
[3]   煤气化技术与分布式能源冷热电联产技术的联合应用 [J].
张洪伟 .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06, (01) :32-33
[4]  
锑[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赵天从 著, 1987
[5]  
RECENT ADVANCES IN MATERIALS FOR FUEL CELLS[J] . N.P. Brandon,S. Skinner,B.C.H. Steele. Annual Review of Materials Research . 2003
[6]  
Inventing an energy Internet:the role of anticipation in human-centered energy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2 TSOUKALAS L H,GAO Rong. SICE Annual Conference2008 . 2008
[7]  
Critical review of carbon conversion in"carbon fuel cells" .2 GUR T M. Chemical Reviews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