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现实图景与发展路向——2018—2022年F0701资助情况分析

被引:17
作者
郑永和 [1 ]
王一岩 [2 ]
吴国政 [3 ]
赵瑞珍 [3 ]
肖斌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二处
关键词
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 教育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现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F0701(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代码的设立对于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标志着智能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理念的革新和研究范式的转型。经过五年的探索,F0701的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资助项目414项,共有130所学校和科研院所获得资助,其中以师范类院校为主,理工类院校也表现突出,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数量逐渐趋于稳定,综合资助率稳步提升,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充分发挥“信息科技手段”和“教育数据要素”的潜在价值,通过助力教育科学研究范式转型、优化教育环境与资源形态、实现教育主体表征与刻画、揭示学习发生的内在机理、驱动教育服务能力转型升级、构建系统化教育评价解决方案,推动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系统革新。未来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资助与研究工作,需立足教育现代化远景目标,聚焦教育改革深层次问题,完善系统化基金资助格局,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范式,重视智能教育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动“政产学研”多元主体协同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沉浸式虚拟现实赋能学习的内在机理——沉浸感和情感体验对学习效果的多重影响 [J].
张慕华 ;
祁彬斌 ;
黄志南 ;
朱永海 ;
李云文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2, 34 (06) :92-101
[2]   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学习:价值内涵、表征形态与实践进路 [J].
王一岩 ;
郑永和 .
中国电化教育, 2022, (09) :90-97
[3]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教育理论研究 [J].
方海光 ;
孔新梅 ;
李海芸 ;
郑志宏 .
现代教育技术, 2022, 32 (07) :5-13
[4]   智能技术赋能新时代综合评价:挑战、路径、场景及技术应用 [J].
刘邦奇 ;
刘碧莹 ;
胡健 ;
袁婷婷 .
中国考试, 2022, (06) :6-15
[5]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探析与研究展望 [J].
祝智庭 ;
胡姣 .
中国电化教育, 2022, (04) :1-8+25
[6]   多模态数据融合:破解智能教育关键问题的核心驱动力 [J].
王一岩 ;
郑永和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2, 34 (02) :93-102
[7]   科学研究模式变迁:有组织的基础研究 [J].
潘教峰 ;
鲁晓 ;
王光辉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 36 (12) :1395-1403
[8]   智能教育产品:构筑基于AIoT的智慧教育新生态 [J].
王一岩 ;
郑永和 .
开放教育研究, 2021, 27 (06) :15-23
[9]   教育与信息科技交叉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 [J].
郑永和 ;
王一岩 .
中国电化教育, 2021, (07) :97-106
[10]   科学哲学视野下的教育规律:内涵、困境及替代性策略 [J].
彭虹斌 .
教育科学研究, 2021, (06)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