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概念反思:社会法的实用主义界定与核心命题

被引:20
作者
丁晓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法; 实用主义; 不平等性; 持续性; 外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社会法的概念是中国社会法研究的基础问题。回顾中国社会法学界对此问题的争论,可以发现各方在不同层面使用社会法的概念,其中中义社会法是在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的意义上界定社会法,而广义社会法则在研究方法上界定社会法,二者具有各自语境中的合理性。借用语言哲学与实用主义法理学理论,可以发现语词与概念并不具备本质性的含义,对语词与概念应采用问题导向的实用主义界定。从制度研究这一问题导向出发,可以提取和凝练社会法中的不平等性、持续性、外部性问题这三个核心命题。从这三个核心命题角度切入,可以更好地从制度角度理解社会法,也可以更好地借鉴域外学术研究,形成社会法与传统公法理论与私法理论的借鉴与互补。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行政许可的民法意义 [J].
王轶 .
中国社会科学, 2020, (05) :86-107+206
[3]   日本“社会法”:概念·范畴·演进 [J].
田思路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 22 (04) :62-74
[4]   我国社会法理论演进与研究路径之反思 [J].
吴文芳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 22 (04) :75-89
[6]   法国“社会法”概念的历史缘起和含义 [J].
郑爱青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9, 22 (04) :53-61
[7]   中国社会法建设40年回顾与展望 [J].
林嘉 .
社会治理, 2018, (11) :22-30
[8]   论公共管制权——构成社会法核心范畴的新型国家权力 [J].
钱叶芳 .
法学, 2018, (04) :83-96
[9]   哈特与德沃金法理学中的维特根斯坦 [J].
张延祥 .
北方法学, 2017, 11 (06) :112-119
[10]   我国社会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路径选择 [J].
王全兴 ;
唐伟森 .
江淮论坛, 2016, (06) :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