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革命背景下高质量文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被引:11
作者
李志生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数字化; 文科; 人才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正确理解并处理好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系是国家社会发展和学术学科建设中的重大课题。不论是从理论逻辑,还是从学科发展逻辑或历史演进逻辑来看,科技进步都在全方位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人才需求、知识生产模式、学术研究范式、教育教学场景等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带来了全面挑战。为了应对新的环境和挑战,人文社会科学要与新技术形成合力,以知识获取为中心,调整人才培养理念;以交叉融合为目标,优化学科专业体系;以数字智能为抓手,完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以守正创新为根本,构建高质量教材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2+141 +141-14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坚持全要素法治人才培养 [J].
叶青 .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1, 1 (01) :115-123+144
[3]   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 [J].
吴岩 .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1, 1 (01) :5-11+141
[4]   新文科究竟“新”在何处——基于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史的考察 [J].
崔延强 ;
段禹 .
大学教育科学, 2021, (01) :36-43
[5]   “新文科”的来源、特性及建设路径 [J].
黄启兵 ;
田晓明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0, (02) :75-83
[6]  
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建设“新法科”“新法学”.[J].杨宗科;.法学教育研究.2020, 01
[7]  
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书院制教育改革——以华东政法大学为例.[J].杨忠孝;.法学教育研究.2019, 02
[8]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N]..人民日报.2020,
[9]  
从人才培养看数字人文对新文科的引领.[N].王涛;.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
[10]  
文艺呆与科技宅.[M].(美)斯科特·哈特里.中信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