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国信息服务业的投入产出效应研究

被引:10
作者
冯居易 [1 ,2 ]
魏修建 [1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西安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投入产出法; 前向关联; 后向关联; 波及效应;
D O I
10.13833/j.issn.1007-7634.2020.05.016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目的/意义】为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信息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支撑能力。【方法/过程】利用2012年、2015年和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构建信息服务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产出模型,实证研究信息服务业与各部门之间的依存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结论/结果】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关联范围广泛,与第三产业的直接联系较为紧密,而与第二产业具有较强的间接联系。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和推动力均低于各部门平均水平,属于弱辐射力弱制约力的部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优化供给结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加强信息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信息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J].
宋之杰 ;
唐晓莉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9, 49 (08) :39-46
[2]   中国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多维分析 [J].
张少杰 ;
张雷 .
情报科学, 2018, (06) :118-125
[3]   基于STVAR模型的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J].
王春 ;
沈颂东 ;
刘丹 ;
姚舜 .
情报科学, 2018, (05) :126-130
[5]   我国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模式的实证分析 [J].
童楠楠 ;
孙静 ;
王建冬 .
现代情报, 2016, 36 (06) :21-26
[6]   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 [J].
袁丹 ;
雷宏振 ;
兰娟丽 ;
章俊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5, 30 (04) :65-70
[7]   产业关联效应测度理论辨析 [J].
杨灿 ;
郑正喜 .
统计研究, 2014, 31 (12) :11-19
[9]   我国信息服务业集聚水平差异分析 [J].
程慧平 .
情报杂志, 2012, 31 (10) :165-169
[10]   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朱宗尧 ;
李宁 ;
王建会 .
上海经济研究, 2012, 24 (09) :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