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侵权法上完全赔偿原则的证立与实现

被引:48
作者
周友军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完全赔偿原则; 损害赔偿的范围; 差额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完全赔偿原则是商品等价交换方式影响的结果,它契合了侵权损害赔偿的指导性原则和目的,是实现加害人和受害人之间利益平衡的重要工具,也可以督促人们尽到最优的注意义务。在我国,现行法确立了完全赔偿原则,明确与重申这一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有助于充分发挥侵权法的救济功能,也有助于强化法律法规对于法官的拘束力。完全赔偿原则在我国当下更需要切实贯彻落实,其具体体现为:受害人所遭受的可赔偿的损害,只要与权益侵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都应当获得赔偿;在确定损害赔偿的范围时,不考虑加害人的过错程度,也不考虑当事人的经济状况和其他因素;受害人不能因致害事件获得额外的利益。在适用完全赔偿原则的例外规则时,应当充分考虑其立法目的,避免不当地冲击完全赔偿原则的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1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损害赔偿的方法 [J].
程啸 ;
王丹 .
法学研究, 2013, 35 (03) :54-71
[3]   论侵权损害赔偿额的酌定——基于不正当竞争侵权案例的考察 [J].
张家勇 ;
李霞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 (03) :20-31
[4]   论侵权损害完全赔偿原则之缓和 [J].
徐银波 .
法商研究, 2013, 30 (03) :65-73
[5]   论侵权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 [J].
叶金强 .
中外法学, 2012, 24 (01) :155-172
[6]   损害赔偿与民事责任 [J].
李承亮 .
法学研究, 2009, 31 (03) :135-149
[7]  
日本侵权行为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 吉村良一, 2013
[8]  
损害赔偿法的未来[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瓦格纳, 2012
[9]  
日本侵权行为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日) 田山辉明, 2011
[10]  
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王军,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