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一般条款的建构路径

被引:26
作者
郑晓珊
机构
[1] 暨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工伤认定; 一般条款; 工作关联; 48小时条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在工伤认定的范围与标准上,《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先以伤害与工作之紧密关联为指引,形成类型化列举,后辅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作为兜底,形成"列举+兜底"的典型结构。但该兜底条款因缺少能够援引的对象而无法适用。最终使该条变为严格列举,时常因遗留漏洞而陷入过宽或过狭之困,亟需借一般条款之开放性、包容性来加以弥补、矫正。此一般条款,仍需以工作关联性为核心,既可采高度抽象的"大一般条款"模式,以"其他与工作密切相关的事故伤害或疾病"来替代现有兜底条款,同时解决拾遗补缺与整合资源两大难题;也可暂借《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1项之动态化解释,形成要素确定型"小一般条款"。后者在基础性评价的清晰度以及要素涵盖的全面性、抽象性上略有不足,可做短期过渡使用。前述两种一般条款在具体适用时,均需对所有工作关联要素为整体考量,以其互动及总量平衡为基础做出判断。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3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民法典的外部体系效益及其扩张 [J].
谢鸿飞 .
环球法律评论, 2018, 40 (02) :28-50
[2]   被误解和被高估的动态体系论 [J].
解亘 ;
班天可 .
法学研究, 2017, 39 (02) :41-57
[3]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形式功能与实质功能 [J].
蒋舸 .
法商研究, 2014, 31 (06) :140-148
[4]   批准生效合同报批义务之违反、请求权方法与评价法学 [J].
汤文平 .
法学研究, 2014, 36 (01) :93-113
[5]   动态系统论导论 [J].
海尔穆特库齐奥 ;
张玉东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3, (04) :40-47
[6]   日本过劳自杀工伤规制之借镜 从富士康事件谈起 [J].
郑晓珊 .
中外法学, 2013, 25 (02) :422-439
[7]   侵权之“权”的认定与民事主体利益的规范途径——兼论《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 [J].
王成 .
清华法学, 2011, 5 (02) :48-70
[8]   侵权法一般条款的保护范围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09, (03) :19-31+156
[9]   危险责任的一般条款立法模式研究 [J].
朱岩 .
中国法学, 2009, (03) :30-52
[10]   “工作过程”与美国工伤认定——兼评我国工伤认定的不足与完善 [J].
谢增毅 .
环球法律评论, 2008, (05) :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