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偏好与企业创新激励——基于转型期“大调解”机制政策效果的分析

被引:11
作者
苗妙
魏建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知识产权纠纷; 行政处理; 行政调解; 企业创新激励; “大调解”;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4.06.011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摘要
面对技术创新速度加快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纠纷的增加,我们必须思考转型期"大调解"机制的政策效果。基于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偏好对企业创新激励这一独特视角,本文考察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中处理和调解这两种不同的纠纷解决方式对企业创新激励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方式的倾向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激励,同时这一影响因企业控制权性质和企业生命周期两方面的异质性而有所差异。本文不仅从企业创新激励的角度为知识产权纠纷行政执法偏好的选择提供了新的解释,同时也从法和经济学角度深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创新激励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知识产权纠纷解决的法律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技术创新的法律制度基础:理论与框架 [J].
苗妙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4, 29 (04) :89-97
[2]   融资约束、技术创新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的分析 [J].
丁一兵 ;
傅缨捷 ;
曹野 .
产业经济研究, 2014, (03) :101-110
[3]   法律制度效率、金融深化与家族控制权偏好 [J].
陈德球 ;
魏刚 ;
肖泽忠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55-68
[4]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J].
张德荣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17-29
[5]   知识产权保护、异质性企业与创新: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J].
史宇鹏 ;
顾全林 .
金融研究, 2013, (08) :136-149
[6]   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与企业的创新行为——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 [J].
寇宗来 ;
高琼 .
产业经济研究, 2013, (03) :1-11+110
[7]   基于专利存续期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专利价值比较研究 [J].
张古鹏 ;
陈向东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4) :1403-1426
[8]   政府质量、终极产权与公司现金持有 [J].
陈德球 ;
李思飞 ;
王丛 .
管理世界, 2011, (11) :127-141
[9]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Patenting in China's High-technology Industries:Does Ownership Matter?[J]. Chih-Hai Yang,Chun-Chien Kuo,Eric D.Ramstetter.China & World Economy. 2011(05)
[10]   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 [J].
邹薇 ;
代谦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5) :26-3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