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氧底吹粗铜熔炼渣中铜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8
|
作者
王玲 [1 ]
李广建 [1 ]
张文娟 [1 ]
王成彦 [1 ]
田静 [2 ]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2] 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铜; 富氧底吹; 熔炼渣; 损失状态; BPMA; 冰铜沉降; 生料夹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F81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工艺矿物学系统分析方法对富氧底吹熔炼渣中铜的赋存状态及导致渣含铜高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并采用BPMA对损失的铜物相进行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测量及统计。结果表明,熔炼渣中铜主要以沉降不充分所致的冰铜机械夹杂形式赋存于渣中,其次为生料反应不完全所致,冰铜夹杂主要是放渣过程中离渣口最近的喷枪的二次搅动引起,生料夹杂集中在放渣后期。从工艺矿物学角度提出,通过调整底吹熔炼炉喷枪角度及放渣过程中的进料设置可有效降低铜在渣中的损失。损失于渣中的铜物相嵌布粒度以大于0.10mm的粗粒及小于0.01mm的微粒为主,分布极不均匀。通过统计结果进行理论计算,当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0%~85%,浮选后渣含铜的理论下限为0.45%~0.30%,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将永久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铜吹炼转炉渣主要元素分布及其矿相特征
    杜柯
    王成彦
    王玲
    [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49 (11) : 2649 - 2655
  • [2] 铜底吹熔炼渣选矿回收铜的生产实践
    赵高峰
    杜新玲
    常艳兵
    [J]. 中国有色冶金, 2018, 47 (02) : 14 - 16
  • [3] 降低炼铜弃渣含铜技术的应用研究
    边瑞民
    王智
    魏传兵
    赵宝军
    [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8, (04) : 10 - 14
  • [4] 氧气底吹铜熔炼工艺分析及过程优化
    郭学益
    王亲猛
    田庆华
    ZHAO Baojun
    [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6, 26 (03) : 689 - 698
  • [5] 富氧熔炼底吹炉渣含铜的控制
    张江龙
    [J]. 中国有色冶金, 2016, (01) : 22 - 23
  • [6] 氧气底吹连续炼铜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许欣
    [J]. 世界有色金属, 2015, (04) : 25 - 27
  • [7] 氧气底吹炼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梁帅表
    陈知若
    [J]. 有色冶金节能, 2013, 29 (02) : 16 - 19
  • [8] 氧气底吹铜熔池熔炼过程的机理及产物的微观分析
    刘柳
    闫红杰
    周孑民
    高强
    张振杨
    刘方侃
    崔志祥
    [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2, 22 (07) : 2116 - 2124
  • [9] 富氧底吹熔池炼铜的理论与实践附视频
    崔志祥
    申殿邦
    王智
    李维群
    边瑞民
    [J]. 中国有色冶金, 2010, (06) : 21 - 26
  • [10] 火法炼铜技术综述
    陈淑萍
    伍赠玲
    蓝碧波
    郭其章
    [J]. 铜业工程, 2010, (04) : 44 -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