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站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5
作者
蔡晖 [1 ]
黄俊辉 [1 ]
王海潜 [1 ]
谢珍建 [1 ]
陈麒宇 [2 ]
Tim LITTLER [2 ]
机构
[1]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2]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关键词
智能充电站; 电动汽车; 功率振荡; 小干扰稳定性; 阻尼转矩分析法; 稳定器设计;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4.16.006
中图分类号
TM712 [电力系统稳定];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大规模智能充电站可以很好地满足和调节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电网的稳定性运行带来新的影响和挑战。基于阻尼转矩分析法(damping torque analysis,DTA),着重探讨智能充电站的接入对于输电网动态稳定性的影响。为了简化分析,单机无穷大系统将用于模拟配电网与外部输电网。配电网中的智能充电站群被视为一个接入输电网的等值智能充电站。分析得出,在大规模智能充电站的设计中,充电容量对于小干扰稳定性中的阻尼比有很大的影响。在其最佳充电容量下充电,将会最有利于保持系统的动态稳定,系统阻尼比也保持最大。根据所建立的Phillips-Heffron模型可知,在智能充电站的有功和无功控制通道上设计并加装稳定器,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阻尼,更快地抑制联络线上的功率振荡。算例分析验证了所得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561 / 257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与调度控制策略综述 [J].
王锡凡 ;
邵成成 ;
王秀丽 ;
杜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01) :1-10
[2]   电动汽车对电网影响的评估和解决方案 [J].
田立亭 ;
张明霞 ;
汪奂伶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31) :43-49+217
[3]   稳定器设计的就地相位补偿法在多机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J].
杜文娟 ;
王海风 ;
曹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22) :73-78+16
[4]   PSS就地相位补偿法的模型和理论 [J].
杜文娟 ;
王海风 ;
曹军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19) :36-41+183
[5]   计及碳排放的输电网侧“风–车协调”研究 [J].
李正烁 ;
孙宏斌 ;
郭庆来 ;
王尧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10) :7+41-48
[6]  
中国电力与能源[M].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刘振亚, 2012
[7]  
Power system small‐signal stability as affected by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generation[J] . Wenjuan Du,Haifeng Wang,L‐Y. Xiao. Euro. Trans. Electr. Power . 2011 (5)
[8]  
Strategic policies and demonstration program of electric vehicle in China[J] . Jie Zheng,Shomik Mehndiratta,Jessica Y. Guo,Zhi Liu. Transport Policy . 2011 (1)
[9]   Using fleets of electric-drive vehicles for grid support [J].
Tomic, Jasna ;
Kempton, Willett .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07, 168 (02) :459-468
[10]  
Vehicle-to-grid power fundamentals: Calculating capacity and net revenue[J] .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