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被引:543
|
作者
:
王绍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
王绍光
机构
:
[1]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
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
|
2006年
/ 05期
关键词
:
公共政策;
议程设置;
政治变迁;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60 [政策、政论];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因此,在讨论政策制定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议程是如何设置的?什么人影响了议程的设置?本文依据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出六种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重点讨论这六种模式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趋势。观察议程设置模式的转换有助于我们领会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变迁。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9+207 +20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网上议政催生民意生产力
董瑞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董瑞丰
杨桃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杨桃源
[J].
瞭望新闻周刊,
2006,
(11)
: 40
-
42
[2]
重思改革
吴金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主笔
吴金勇
商思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主笔
商思林
[J].
商务周刊,
2005,
(22)
: 22
-
23+8
[3]
政策导向、汲取能力与卫生公平
王绍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政府与公共管理系
香港中文大学政府与公共管理系
王绍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焕荣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乐园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6)
: 101
-
120+207
[4]
中国医改思路出现重大转折?[J]. 杨中旭.中国新闻周刊. 2005(24)
[5]
一九五六年十月危机:中国的角色和影响——“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一
沈志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沈志华
[J].
历史研究,
2005,
(02)
: 119
-
143+192
[6]
一切发生在意料之外——孙志刚事件采访记
陈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峰
[J].
今传媒,
2005,
(03)
: 28
-
29
[7]
互联网中国:新民意时代
陈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亮
董晓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董晓常
[J].
互联网周刊,
2005,
(08)
: 28
-
31
[8]
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
王绍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
王绍光
何建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
何建宇
[J].
浙江学刊,
2004,
(06)
: 71
-
77
[9]
中国外交思想库:参与决策的角色分析
孙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上海
孙哲
[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 98
-
104
[10]
中国NGO:我反对![J]. 唐建光.新闻周刊. 2004(24)
←
1
2
3
→
共 22 条
[1]
网上议政催生民意生产力
董瑞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董瑞丰
杨桃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瞭望新闻周刊》
杨桃源
[J].
瞭望新闻周刊,
2006,
(11)
: 40
-
42
[2]
重思改革
吴金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主笔
吴金勇
商思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主笔
商思林
[J].
商务周刊,
2005,
(22)
: 22
-
23+8
[3]
政策导向、汲取能力与卫生公平
王绍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政府与公共管理系
香港中文大学政府与公共管理系
王绍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焕荣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乐园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6)
: 101
-
120+207
[4]
中国医改思路出现重大转折?[J]. 杨中旭.中国新闻周刊. 2005(24)
[5]
一九五六年十月危机:中国的角色和影响——“波匈事件与中国”研究之一
沈志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沈志华
[J].
历史研究,
2005,
(02)
: 119
-
143+192
[6]
一切发生在意料之外——孙志刚事件采访记
陈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峰
[J].
今传媒,
2005,
(03)
: 28
-
29
[7]
互联网中国:新民意时代
陈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亮
董晓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董晓常
[J].
互联网周刊,
2005,
(08)
: 28
-
31
[8]
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
王绍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
王绍光
何建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
何建宇
[J].
浙江学刊,
2004,
(06)
: 71
-
77
[9]
中国外交思想库:参与决策的角色分析
孙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上海
孙哲
[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 98
-
104
[10]
中国NGO:我反对![J]. 唐建光.新闻周刊. 2004(24)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