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农地产权:农民失地问题的解构与前瞻

被引:6
作者
陈朋
郭为力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农地产权; 征地; 过分掠夺; 市场化改革;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06.06.004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农民失地的真正原因在于我国农地产权的二元属性:即涉及到农业用途时,农民享有所有权;而涉及到非农用途时,国家享有所有权,地方政府代替国家行使这种权利。地方政府有强烈的寻租动机,同时,既定的发展战略及由此内生的政绩考评体系促使地方政府大力吸引外资和竞相发展本地经济。这两点使得地方政府在征地中有强烈的过分掠夺动机,而二元农地产权则使得过分掠夺成为现实。当前条件下,解决农民失地问题不在于极力明晰农地产权,而在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性与农民长期投资激励 [J].
许庆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5, (10) :59-69
[2]   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效果: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 [J].
周黎安 ;
陈烨 .
经济研究, 2005, (08) :44-53
[3]   农民对农地制度改革的认知——基于安徽省农户调查资料分析 [J].
刘鹏凌 ;
李靖 ;
栾敬东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7) :44-50
[4]   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下)——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 [J].
周其仁 .
管理世界, 1995, (04) :147-155
[5]  
产权的经济分析[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Y.巴泽尔(YofamBarzel)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