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方法研究

被引:7
作者
刘大海 [1 ,2 ]
李晓璇 [1 ,2 ]
邢文秀 [1 ,2 ]
高俊国 [1 ,2 ]
王春娟 [1 ,2 ]
邸娜 [1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
关键词
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 测度方法; 索洛余值法; 滞后偏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 [海洋资源与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4 ;
摘要
基于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定义和"索洛余值法"的改进模型,运用指数平滑法的思想消除滞后偏差,构建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公式;以山东省为例,对不同模型参数下"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山东省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并对参数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区域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海洋统计年鉴.[Z]..海洋出版社.2001,
[2]  
技术进步及其评价.[M].谢富纪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3]  
经济增长理论.[M].龚六堂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4]  
中国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D].卫梦星.中国海洋大学.2010, 02
[5]   基于索洛模型适应经济增长的土地政策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J].
刘媛媛 ;
王红梅 ;
沙庆益 ;
赵星财 ;
李栓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2, (05) :23-25
[6]   山东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实证研究 [J].
袁靖 ;
胡磊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0 (01) :90-93
[7]   我国“十五”期间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 [J].
刘大海 ;
李朗 ;
刘洋 ;
刘其舒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04)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