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社会的伦理命运与道德困境

被引:11
作者
赵庆杰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伦理学研究所
关键词
现代性; 伦理; 道德;
D O I
10.13904/j.cnki.1007-1539.2008.04.007
中图分类号
B82-02 [伦理学的哲学基础];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现代性社会以世界祛魅、个人主义、价值多元、未来主义为主要特征,这导致其伦理命运是价值神圣性的丧失、人伦共同体的失落、道德相对主义的无能、合理的传统资源的抛弃,其"道德谋划"也因对道德形而上学的拒斥、对伦理制度化的过分钟情、对美德伦理的遗忘而陷入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 [J].
衣俊卿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4) :13-24+205
[2]   诠释制度伦理 [J].
梁禹祥 ;
南敬伟 .
道德与文明, 1998, (03) :20-22
[3]  
论可能生活.[M].赵汀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黑格尔.[M].(加)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著;张国清;朱进东译;.译林出版社.2002,
[5]  
现代性的后果.[M].(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6]  
底线伦理.[M].何怀宏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7]  
后现代精神.[M].(美)大卫·雷·格里芬(D.R.Griffin)编;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8]  
现代性的地平线.[M].(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李安东;段怀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  
走出伦理困境.[M].高国希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10]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德]康德(Kants;I·) 著;苗力田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